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壯大,德系車企加快了新能源汽車入華的腳步。從2014北京車展上車企推出的新能源車型及戰略來看,不斷有“新軍”加入到新能源車型的隊伍中來,有望實現“政策市場兩頭熱”的局面。
寶馬i系列年內上市
“寶馬全新純電動汽車i3即日起在中國市場接受預定”,4月20日,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安格在寶馬展館內雄心勃勃地宣布。亮相于本屆北京車展的純電動車型i3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i8將在今年下半年上市,寶馬5S店經銷商正在為此接受全面培訓。
在作風嚴謹保守的德國車企中,寶馬集團可謂在新能源領域獨樹一幟,率先為新能源汽車打造的專有品牌BMW i,并不斷推進旗下產品市場化的進程。大力提倡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中國成為其重要的目標市場之一。
為了讓i計劃在中國市場順利鋪開,寶馬從2011年3月開始,便通過MINI E和Active E兩款車型在中國進行實路測試,累積運行資料和經驗。
另外,在i系列產品登陸中國市場之前,合資公司華晨寶馬推出的新能源品牌之諾由于具備國產車身份,已經率先進入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目錄,這為i3順利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強有力的資源保證。之諾在很多項技術上與寶馬i3共享,充電設備共用,之諾的先行推廣,在一定程度上為解決i3的充電問題打下了基礎。
在運營手法上,之諾先以租賃模式將寶馬豪華電動車的噱頭打出去,隨后i3再以銷售、租賃兩種方式在寶馬5S店銷售。兩者的運營手法和銷售渠道雖有不同,但將以高低不同兩種姿態,針對不同人群,聯手布局中國電動車市場。大眾將國產插電式混動車
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大眾集團亮出了三款新能源汽車:首次與中國消費者見面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版高爾夫GTE,設計油耗小于1升的XL1,即將在中國上市的up!電動車。而在前一天晚上的大眾之夜發布會上,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表示,隨著大眾汽車品牌up!電動車今年上市和Golf電動車的隨后上市,集團在中國的電動車攻勢隨即展開。
2015年大眾汽車集團將還有兩款創新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新車型發布,分別是奧迪A3 e-tron和Golf GTE。2016年,將有兩款專門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混合動力車型上市:奧迪A6和一款新的大眾汽車品牌中級轎車,這兩款車型由大眾汽車集團與合資公司上海大眾、一汽-大眾共同研發,并將于國內生產。此外,此前上海大眾還宣布將推出合資自主的“天越”品牌電動汽車;一汽大眾則將推出合資自主的“開利”品牌電動汽車。
大眾將在中國大規模發起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攻勢并不令人意外。今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歐洲時,大眾同一汽、上汽簽署協議,將聯合為中國市場開發環保車型和新能源車。協議帶來的是創紀錄的投資,截止到2018年兩家合資公司將在最先進的車型、動力系統、環保技術及節能工廠等領域投資182億歐元。
奔馳合作開發新能源
相比寶馬在新能源車型上清晰的發展路線,奔馳在新能源上的發展方向似乎有些模糊。在奔馳的展臺上,傳統燃油車仍是主角,奔馳B級F-Cell燃料電池車和Smart電動版的展出并未帶來太多新意和期待。
在中國,奔馳似乎更愿意以合作的方式來發展新能源汽車。其母公司戴姆勒與比亞迪合作推出電動汽車高端品牌騰勢,旗下首款電動汽車由奔馳設計車身,比亞迪提供動力系統,結合兩家之所長的騰勢受到廣泛關注。
騰勢將于今年9月上市銷售,作為一款被賦予了“真正大賣”期望的電動車,該車性能優越,補貼后售價約為25萬,作為一款高端電動汽車來說,這個價格很有競爭力,或將有不錯的市場表現。另外,奔馳B級電動車已于近日發布,這款搭載了特斯拉動力總成及電池組的電動車起售價格41450美元(約合人民幣25.51萬元),并將于今夏在美國上市銷售。目前尚未有引進中國市場的消息。